新余学院学报

  • 新加坡公务员管理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

    何萍高

    新加坡在公务员管理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能给我们的公务员队伍建设提供以下一些启示:1.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技能;2.严把公务员进入关,严格控制公务员数量;3.创新考核评估制度,充分发挥公务员的潜能;4.改革薪金制度,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力度;5.增强敬业精神,提高办事效率。在学习和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时,要注意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队伍建设之路。

    2004年04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新加坡公务员管理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

    何萍高

    新加坡在公务员管理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能给我们的公务员队伍建设提供以下一些启示:1.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技能;2.严把公务员进入关,严格控制公务员数量;3.创新考核评估制度,充分发挥公务员的潜能;4.改革薪金制度,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力度;5.增强敬业精神,提高办事效率。在学习和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时,要注意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队伍建设之路。

    2004年04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认识

    姚中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又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提出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实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即:马克思主义具体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坚持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胜利的一大法宝,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面旗帜。

    2004年04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认识

    姚中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又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提出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实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即:马克思主义具体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坚持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胜利的一大法宝,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面旗帜。

    2004年04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刘放军,马里安

    发展之所以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1.按照辩证法办事;2.做到三个代表都要以发展为前提;3.社会主义要强大,不断体现优越性,关键在发展;4.党的先进性本质,归根到底要看其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要做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必须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必须正确把握全面发展的含义,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004年04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刘放军,马里安

    发展之所以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1.按照辩证法办事;2.做到三个代表都要以发展为前提;3.社会主义要强大,不断体现优越性,关键在发展;4.党的先进性本质,归根到底要看其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要做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必须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必须正确把握全面发展的含义,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004年04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弱化

    缪德敏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弱化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因为经济主权和政治主权两者是相互联系的,经济主权的弱化必然影响政治主权的完整性。列举了发展中国家主权弱化的若干表现,提出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维护发展中国家主权的若干应对之策。

    2004年04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弱化

    缪德敏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弱化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因为经济主权和政治主权两者是相互联系的,经济主权的弱化必然影响政治主权的完整性。列举了发展中国家主权弱化的若干表现,提出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维护发展中国家主权的若干应对之策。

    2004年04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制度关联与冲突——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的困惑

    于丽

    目前,国内外对独立董事毁誉不一,主要原因在于独立董事存在制度关联和冲突,由此造成制度推行过程中的种种困惑,如:谁提名独立董事?该不该给独立董事报酬?给多少合适?哪类人担任独立董事更好?获取信息是否会影响独立性?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能融合还是叠加?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是否会偏离公司治理目标?分析这些困惑,有助于科学理性地认识独立董事制度。

    2004年04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制度关联与冲突——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的困惑

    于丽

    目前,国内外对独立董事毁誉不一,主要原因在于独立董事存在制度关联和冲突,由此造成制度推行过程中的种种困惑,如:谁提名独立董事?该不该给独立董事报酬?给多少合适?哪类人担任独立董事更好?获取信息是否会影响独立性?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能融合还是叠加?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是否会偏离公司治理目标?分析这些困惑,有助于科学理性地认识独立董事制度。

    2004年04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试论人性化虚拟社区的建立

    郑保章,马瑞瑞

    虚拟社区作为公众信息和意见的传播平台,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喜爱。但是虚拟社区作为现实社区在网络上的投影与延伸,当前还存在着虚假、不人性甚至是"流言遍地"的现象,如何建立人性化虚拟社区,使其成为人们沟通信息的家园,是非常重要的。可从以下几个途径来建立人性化虚拟社区:设立适合不同受众的专门网站;对严肃的网站进行软性化处理;形成人性化的网站界面;提供特殊时期的特殊服务。

    2004年04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试论人性化虚拟社区的建立

    郑保章,马瑞瑞

    虚拟社区作为公众信息和意见的传播平台,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喜爱。但是虚拟社区作为现实社区在网络上的投影与延伸,当前还存在着虚假、不人性甚至是"流言遍地"的现象,如何建立人性化虚拟社区,使其成为人们沟通信息的家园,是非常重要的。可从以下几个途径来建立人性化虚拟社区:设立适合不同受众的专门网站;对严肃的网站进行软性化处理;形成人性化的网站界面;提供特殊时期的特殊服务。

    2004年04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亮节清风铁骨坚——萧军的品格及其文化心理成因

    于宁志

    萧军的品格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他的民族气节,他的追求自由的精神以及豪爽、坚毅的人生态度。他这种品格的成型是多方面元素的融合,既有家族遗传、社会心理、民间文化、地域文化等历时性因素的影响,也有时代影响、个人经历等共时性因素的作用。

    2004年04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亮节清风铁骨坚——萧军的品格及其文化心理成因

    于宁志

    萧军的品格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他的民族气节,他的追求自由的精神以及豪爽、坚毅的人生态度。他这种品格的成型是多方面元素的融合,既有家族遗传、社会心理、民间文化、地域文化等历时性因素的影响,也有时代影响、个人经历等共时性因素的作用。

    2004年04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析陈染小说中的父亲形象

    胡颖华

    陈染是女性主义写作的代表作家之一,对父亲形象的颠覆性描写和既恨又爱的感情显示了其作品独特的审美意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在面对男权社会和男人时极端矛盾的心态。

    2004年04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浅析陈染小说中的父亲形象

    胡颖华

    陈染是女性主义写作的代表作家之一,对父亲形象的颠覆性描写和既恨又爱的感情显示了其作品独特的审美意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在面对男权社会和男人时极端矛盾的心态。

    2004年04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女性意识的“破”与“立”——舒婷的《致橡树》、《神女峰》解读

    谢超,陈晓涛

    舒婷作为当代女诗人的代表,认真反思了中国社会的女性意识,其《致橡树》和《神女峰》反映她建立新的女性意识、破解传统女性意识、反抗父权的思想。

    2004年04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0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女性意识的“破”与“立”——舒婷的《致橡树》、《神女峰》解读

    谢超,陈晓涛

    舒婷作为当代女诗人的代表,认真反思了中国社会的女性意识,其《致橡树》和《神女峰》反映她建立新的女性意识、破解传统女性意识、反抗父权的思想。

    2004年04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0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风姿潇洒出凡尘——浅论傅抱石的书法艺术

    胡志亮

    国画大师傅抱石,其实也是学养和造诣都极深的书法家。与他的绘画一样,他的书法已经进入了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对他的书艺进程、书艺风格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2004年04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风姿潇洒出凡尘——浅论傅抱石的书法艺术

    胡志亮

    国画大师傅抱石,其实也是学养和造诣都极深的书法家。与他的绘画一样,他的书法已经进入了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对他的书艺进程、书艺风格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2004年04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方从义生平事迹及艺术交游考

    郭建平,白路

    从元代"放逸"派画家方从义的生卒年月、性情、画风及与倪瓒的比较这四方面入手,分析有关资料,展现其不为物蔽、不为法拘的创作心态及其精深的笔墨功夫。

    2004年04期 35-3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方从义生平事迹及艺术交游考

    郭建平,白路

    从元代"放逸"派画家方从义的生卒年月、性情、画风及与倪瓒的比较这四方面入手,分析有关资料,展现其不为物蔽、不为法拘的创作心态及其精深的笔墨功夫。

    2004年04期 35-3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做好“服务”文章 促进新余发展——关于新余高专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考

    胡涌

    新余高专为新余的建设发展服务,有着重大的意义,是新余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新余高专的职能和义务,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服务的途径有:办好普通本专科教育,构筑人才高地,为新余培养各种高级专门实用型人才;通过开办成人教育和短期培训,为本地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服务,为工业园区、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和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再就业培训;面向新余经济、文化建设主战场,与校外人员一道开展科学研究,联合攻关,并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组织师生开展社会实践和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援助活动,提供第三产业服务;开展对外宣传,为新余招商引资、吸纳外地高素质青年人才落户新余、服务新余作出贡献;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推动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

    2004年04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做好“服务”文章 促进新余发展——关于新余高专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考

    胡涌

    新余高专为新余的建设发展服务,有着重大的意义,是新余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新余高专的职能和义务,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服务的途径有:办好普通本专科教育,构筑人才高地,为新余培养各种高级专门实用型人才;通过开办成人教育和短期培训,为本地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服务,为工业园区、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和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再就业培训;面向新余经济、文化建设主战场,与校外人员一道开展科学研究,联合攻关,并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组织师生开展社会实践和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援助活动,提供第三产业服务;开展对外宣传,为新余招商引资、吸纳外地高素质青年人才落户新余、服务新余作出贡献;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推动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

    2004年04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名师的特征、价值和成长的条件

    凌水明,葛高芳

    名师就是大家公认的好教师。名师的特征有:名师特别敬业,上课特别精彩,特别有水平,特别有修养,特别有个性,特别有成绩。名师的价值体现在:名师是学生的导师,是教师的榜样,是学校的品牌,是地方的名人,是国家的脊梁。名师的成长需要具备一定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高校应通过实行"名师工程"等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名师,以此带动整个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2004年04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名师的特征、价值和成长的条件

    凌水明,葛高芳

    名师就是大家公认的好教师。名师的特征有:名师特别敬业,上课特别精彩,特别有水平,特别有修养,特别有个性,特别有成绩。名师的价值体现在:名师是学生的导师,是教师的榜样,是学校的品牌,是地方的名人,是国家的脊梁。名师的成长需要具备一定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高校应通过实行"名师工程"等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名师,以此带动整个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2004年04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大学毕业生就业生态问题及对策

    万四华,陈东红

    就业生态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待、高等教育的培养预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程度所构成的相互矛盾或协调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三个层次的生态圈,即观念生态圈、行为生态圈、社会生态圈。观念生态圈的失衡、行为生态圈的错位、社会生态圈的失范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生态原因。解决的办法,就是不断优化就业生态,改变观念生态圈的失衡;实行政策倾向,修正行为生态圈的错位;加快文化制度建设,扭转社会生态圈的失范。

    2004年04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大学毕业生就业生态问题及对策

    万四华,陈东红

    就业生态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待、高等教育的培养预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程度所构成的相互矛盾或协调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三个层次的生态圈,即观念生态圈、行为生态圈、社会生态圈。观念生态圈的失衡、行为生态圈的错位、社会生态圈的失范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生态原因。解决的办法,就是不断优化就业生态,改变观念生态圈的失衡;实行政策倾向,修正行为生态圈的错位;加快文化制度建设,扭转社会生态圈的失范。

    2004年04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试论专升本院校图书馆发展策略

    周欣娟,周为谋

    专升本院校图书馆存在"五个不相适应"的问题,即:馆员素质与图书馆地位提升不相适应;图书馆现有藏书数量、质量与院校升格扩招不相适应;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与社会进步不相适应;图书馆经费投入与自身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图书馆服务水平与读者需求不相适应。提出了专升本院校图书馆发展的几条基本策略,即:明确目标,努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开放式图书馆;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图书馆馆藏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开拓创新,着力增强图书馆立体化、多元化服务效能;加强学习,全面提升图书馆人员综合素质。

    2004年04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试论专升本院校图书馆发展策略

    周欣娟,周为谋

    专升本院校图书馆存在"五个不相适应"的问题,即:馆员素质与图书馆地位提升不相适应;图书馆现有藏书数量、质量与院校升格扩招不相适应;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与社会进步不相适应;图书馆经费投入与自身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图书馆服务水平与读者需求不相适应。提出了专升本院校图书馆发展的几条基本策略,即:明确目标,努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开放式图书馆;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图书馆馆藏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开拓创新,着力增强图书馆立体化、多元化服务效能;加强学习,全面提升图书馆人员综合素质。

    2004年04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关于高校非环境专业开设环境教育课的几点思考

    叶安珊

    中国环境问题严峻,虽然政府采取了一些环保措施,但是由于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与社会发展极不相称,阻碍了环境政策的有效制定和实施,影响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因此提高人的环境意识是解决环境危机的根本途径。高校开展环境教育具有独特优势,能发挥重要作用,是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的有效途径。因此有必要在非环境专业开设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分析了开设环境教育课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对策。

    2004年04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关于高校非环境专业开设环境教育课的几点思考

    叶安珊

    中国环境问题严峻,虽然政府采取了一些环保措施,但是由于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与社会发展极不相称,阻碍了环境政策的有效制定和实施,影响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因此提高人的环境意识是解决环境危机的根本途径。高校开展环境教育具有独特优势,能发挥重要作用,是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的有效途径。因此有必要在非环境专业开设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分析了开设环境教育课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对策。

    2004年04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表演的散文——谈余秋雨散文创作的剧场意识

    谢燕红,李刚

    体裁的分类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由于体裁审美方面的模糊性而呈现独特的景观,获得意想不到的接受效果。在余秋雨的散文创作中,这种模糊性表现得亦尤为明显。余秋雨把戏剧创作的手法融入散文的写作中,从而在散文文本中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剧场世界。

    2004年04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表演的散文——谈余秋雨散文创作的剧场意识

    谢燕红,李刚

    体裁的分类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由于体裁审美方面的模糊性而呈现独特的景观,获得意想不到的接受效果。在余秋雨的散文创作中,这种模糊性表现得亦尤为明显。余秋雨把戏剧创作的手法融入散文的写作中,从而在散文文本中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剧场世界。

    2004年04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错位的解释和解释的有限——就《手稿》美学研究问题答程金海先生

    李祥林

    20世纪下半叶,出自马克思早年著作的"美的规律"问题曾引起我国美学界热烈争论。当年,李祥林先生也曾参与这场讨论,并撰写了《马克思为何提及"美的规律"———对国内〈手稿〉美学研究的一点反思》一文发表。近有学人程金海先生的文章《解释的限度:九十年代以来"美的规律"论争的解释学视域》对这场讨论进行了一番总结,但文中对李先生的文章有根本性的误读。

    2004年04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错位的解释和解释的有限——就《手稿》美学研究问题答程金海先生

    李祥林

    20世纪下半叶,出自马克思早年著作的"美的规律"问题曾引起我国美学界热烈争论。当年,李祥林先生也曾参与这场讨论,并撰写了《马克思为何提及"美的规律"———对国内〈手稿〉美学研究的一点反思》一文发表。近有学人程金海先生的文章《解释的限度:九十年代以来"美的规律"论争的解释学视域》对这场讨论进行了一番总结,但文中对李先生的文章有根本性的误读。

    2004年04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写作的“历史和传统”

    邓全明

    於梨华小说《在离去与道别之间》既延续了她小说创作的三个主题———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工商文明的冲突、女性意识的表达、儒林众相的塑造,又有所超越———对三者形而上的思考。构成她写作的"历史和传统"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而不是她所在的美国。

    2004年04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离去与道别之间》写作的“历史和传统”

    邓全明

    於梨华小说《在离去与道别之间》既延续了她小说创作的三个主题———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工商文明的冲突、女性意识的表达、儒林众相的塑造,又有所超越———对三者形而上的思考。构成她写作的"历史和传统"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而不是她所在的美国。

    2004年04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尼克·亚当斯:海明威系列硬汉第一人

    黄利玲

    在近40年的创作生涯中,海明威塑造了许许多多的"硬汉形象"。尼克·亚当斯是海明威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的主人公。通过尼克的成长经历,阐释在尼克身上硬汉精神和硬汉品质特征已具雏形,从而说明尼克是海明威系列硬汉形象第一人。

    2004年04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尼克·亚当斯:海明威系列硬汉第一人

    黄利玲

    在近40年的创作生涯中,海明威塑造了许许多多的"硬汉形象"。尼克·亚当斯是海明威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的主人公。通过尼克的成长经历,阐释在尼克身上硬汉精神和硬汉品质特征已具雏形,从而说明尼克是海明威系列硬汉形象第一人。

    2004年04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海明威:生命因死亡而精彩

    章根荣

    通过对历史和个人身世的解构,以海明威作品的"死亡主题"为研究对象,对海明威作品中生命与死亡的冲突进行更深入的挖掘,进一步探讨海明威式硬汉形象的个性色彩以及藐视死亡、超越死亡的精神价值。

    2004年04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海明威:生命因死亡而精彩

    章根荣

    通过对历史和个人身世的解构,以海明威作品的"死亡主题"为研究对象,对海明威作品中生命与死亡的冲突进行更深入的挖掘,进一步探讨海明威式硬汉形象的个性色彩以及藐视死亡、超越死亡的精神价值。

    2004年04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女神》:“五四”的时代旋律

    黄红平

    《女神》体现了个性解放精神、反抗叛逆及创造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它是作家独具特色的个人郁结与时代郁结的交汇,展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2004年04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女神》:“五四”的时代旋律

    黄红平

    《女神》体现了个性解放精神、反抗叛逆及创造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它是作家独具特色的个人郁结与时代郁结的交汇,展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2004年04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民族声乐艺术的咬字与吐字技巧探析

    袁宇平

    民族声乐艺术具有"重字"的传统,演唱时要充分展现字的表现力,对歌唱咬字吐字发声技巧的美学追求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在演唱实践中,要在科学发声的基础上,力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保持发声清晰性、共鸣性与连贯性的统一,同时根据歌曲表演的情境,采用一些字的特殊的表现技巧,来展现民族声乐"字"的韵味和美学追求。

    2004年04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民族声乐艺术的咬字与吐字技巧探析

    袁宇平

    民族声乐艺术具有"重字"的传统,演唱时要充分展现字的表现力,对歌唱咬字吐字发声技巧的美学追求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在演唱实践中,要在科学发声的基础上,力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保持发声清晰性、共鸣性与连贯性的统一,同时根据歌曲表演的情境,采用一些字的特殊的表现技巧,来展现民族声乐"字"的韵味和美学追求。

    2004年04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余方言形容词分析

    刘君君

    与普通话相比,新余方言形容词的构成和表达有与之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体现了鲜明的方言色彩,如构成上的A个AB式、A里巴B式等。由此也丰富了新余方言形容词程度(级差)的表达。

    2004年04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新余方言形容词分析

    刘君君

    与普通话相比,新余方言形容词的构成和表达有与之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体现了鲜明的方言色彩,如构成上的A个AB式、A里巴B式等。由此也丰富了新余方言形容词程度(级差)的表达。

    2004年04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幽默语言探微

    胡洁

    幽默的语言手段分为三种类型:语音类、语义类和语用类。幽默语言的魅力,既基于表达者独特的语言技巧,同时也有赖于交际双方在共知语境的前提下领悟幽默语言的潜信息。

    2004年04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幽默语言探微

    胡洁

    幽默的语言手段分为三种类型:语音类、语义类和语用类。幽默语言的魅力,既基于表达者独特的语言技巧,同时也有赖于交际双方在共知语境的前提下领悟幽默语言的潜信息。

    2004年04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客家方言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唐文俐,廖清源

    客家方言由于其自身特点,在价值取向、发音、句式和语法等方面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2004年04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6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客家方言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唐文俐,廖清源

    客家方言由于其自身特点,在价值取向、发音、句式和语法等方面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2004年04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6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古典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彭爱民

    任何形式的交际都要依赖于交际双方的合作,格莱斯的特殊会话含义的产生正是基于合作关系之上的。合作原则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译者有的放矢地在原作者和译文读者间建立起某种合作关系,使读者在合作的基础上接受理解作者提供的信息,同时为衡量译文对原文或话语的忠实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尺度。

    2004年04期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古典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彭爱民

    任何形式的交际都要依赖于交际双方的合作,格莱斯的特殊会话含义的产生正是基于合作关系之上的。合作原则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译者有的放矢地在原作者和译文读者间建立起某种合作关系,使读者在合作的基础上接受理解作者提供的信息,同时为衡量译文对原文或话语的忠实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尺度。

    2004年04期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论文化差异对语言可译性的制约作用和文化词语的翻译

    彭春霞,曾剑平

    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翻译的基础,个性是翻译的障碍。文化差异对语言可译性具有制约作用。翻译文化语义时大都采用意译、直译或直译加注,以保留词语的文化形象,还可套用译语、成语或习语。

    2004年04期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文化差异对语言可译性的制约作用和文化词语的翻译

    彭春霞,曾剑平

    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翻译的基础,个性是翻译的障碍。文化差异对语言可译性具有制约作用。翻译文化语义时大都采用意译、直译或直译加注,以保留词语的文化形象,还可套用译语、成语或习语。

    2004年04期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高等学校的必修课

    胡永萍

    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各种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高等学校的必修课。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等三个方面论述了高等学校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依据。

    2004年04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高等学校的必修课

    胡永萍

    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各种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高等学校的必修课。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等三个方面论述了高等学校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依据。

    2004年04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领悟”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张霞,郝丽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存在教学理念落后、课程定位不准、教学目标偏差等弊端,影响了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问题—领悟"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它从高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健全的自我意识为培养目标,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位在心理辅导的位置上,建构起教师讲解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反思问题—师生共同讨论问题—学生产生领悟"的基本结构。

    2004年04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领悟”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张霞,郝丽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存在教学理念落后、课程定位不准、教学目标偏差等弊端,影响了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问题—领悟"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它从高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健全的自我意识为培养目标,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位在心理辅导的位置上,建构起教师讲解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反思问题—师生共同讨论问题—学生产生领悟"的基本结构。

    2004年04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原现象”和“一年级现象”——一项来自地方高校的调查(英文)

    张正荣

    陈亚平在重点高校做了一项调查,发现英语专业的学生一年级在学习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二年级时学习上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即"高原现象"。为了验证这种现象在地方高校是否存在,笔者对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地方高校的一年级学生并未或只取得了很小的进步,即文中所界定的"一年级现象"。分析了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特别指出:在不同的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2004年04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原现象”和“一年级现象”——一项来自地方高校的调查(英文)

    张正荣

    陈亚平在重点高校做了一项调查,发现英语专业的学生一年级在学习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二年级时学习上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即"高原现象"。为了验证这种现象在地方高校是否存在,笔者对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地方高校的一年级学生并未或只取得了很小的进步,即文中所界定的"一年级现象"。分析了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特别指出:在不同的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2004年04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工科学生的英语教学

    李冬梅

    通过对高职院校工科学生的特点、专业特点及其对英语需求的分析,提出其英语教学既应重视基础又应重视专业英语的教学,并从工科学生的英语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专业英语教学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2004年04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工科学生的英语教学

    李冬梅

    通过对高职院校工科学生的特点、专业特点及其对英语需求的分析,提出其英语教学既应重视基础又应重视专业英语的教学,并从工科学生的英语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专业英语教学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2004年04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案例法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王建平

    在应用写作课中运用案例法教学,将原本枯燥的应用写作理论和训练融入生动的案例中,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精选案例、组织讨论、强化训练、总结评价是其成功运用的关键。

    2004年04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案例法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王建平

    在应用写作课中运用案例法教学,将原本枯燥的应用写作理论和训练融入生动的案例中,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精选案例、组织讨论、强化训练、总结评价是其成功运用的关键。

    2004年04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