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学院学报

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

  •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坚定道路自信的基本经验

    李明斌;胡喜如;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几代领导人的接力探索下,成功开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道路,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在道路探索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如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高度关注农村和农民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等民生建设的成功经验。

    2023年04期 v.28;No.15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坚定道路自信的基本经验

    李明斌;胡喜如;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几代领导人的接力探索下,成功开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道路,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在道路探索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如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高度关注农村和农民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等民生建设的成功经验。

    2023年04期 v.28;No.15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向度

    唐丽;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追求社会进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文明标识的历史产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具有人民性、公正性、发展性、和平性等文明特质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正是这些文明特质,使得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不同的文明价值,超越了“西方中心论”,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超越了“历史终结论”,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超越了“中国威胁论”,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2023年04期 v.28;No.150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向度

    唐丽;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追求社会进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文明标识的历史产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具有人民性、公正性、发展性、和平性等文明特质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正是这些文明特质,使得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不同的文明价值,超越了“西方中心论”,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超越了“历史终结论”,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超越了“中国威胁论”,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2023年04期 v.28;No.150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研究

  • 湘赣边区域协调发展的区位分析、现状扫描与路径选择

    杨吉安;王贤昀;刘慧;

    湘赣边区域是革命老区,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加快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与耕地的双重任务。为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国家出台了《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在精准把握总体方案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需要找准湘赣边区域发展与合作水平不高的原因,解决跨省区域合作难题,有针对性地设立准政府体制的合作特别试验区管理委员会,构建区域内统一的市场体系。与此同时,结合湘赣边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充分发挥生态经济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打造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而有的放矢推动湘赣边区域经济高效发展。

    2023年04期 v.28;No.150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湘赣边区域协调发展的区位分析、现状扫描与路径选择

    杨吉安;王贤昀;刘慧;

    湘赣边区域是革命老区,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加快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与耕地的双重任务。为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国家出台了《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在精准把握总体方案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需要找准湘赣边区域发展与合作水平不高的原因,解决跨省区域合作难题,有针对性地设立准政府体制的合作特别试验区管理委员会,构建区域内统一的市场体系。与此同时,结合湘赣边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充分发挥生态经济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打造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而有的放矢推动湘赣边区域经济高效发展。

    2023年04期 v.28;No.150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京津冀地区人才-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张国丰;苑清清;马晓静;

    以京津冀为例,构建京津冀地区人才-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和分析了2012—2020年京津冀地区人才-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三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0年京津冀地区人才-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呈上升趋势;从多系统对比的演变趋势看,北京始终处于综合发展最好水平,天津处于人才发展滞后状态,河北2012—2016年处于经济系统滞后状态,2017—2020年处于经济、人才系统滞后状态;从区域分布的演变特征看,北京始终处于耦合协调最好水平,天津其次,河北耦合协调发展缓慢。此外,经济发展水平、园林绿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创新能力对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对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负向作用。

    2023年04期 v.28;No.150 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京津冀地区人才-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张国丰;苑清清;马晓静;

    以京津冀为例,构建京津冀地区人才-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和分析了2012—2020年京津冀地区人才-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三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0年京津冀地区人才-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呈上升趋势;从多系统对比的演变趋势看,北京始终处于综合发展最好水平,天津处于人才发展滞后状态,河北2012—2016年处于经济系统滞后状态,2017—2020年处于经济、人才系统滞后状态;从区域分布的演变特征看,北京始终处于耦合协调最好水平,天津其次,河北耦合协调发展缓慢。此外,经济发展水平、园林绿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创新能力对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对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负向作用。

    2023年04期 v.28;No.150 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工业技术

  • 基于AKAZE算法的虚拟实验室场景三维模型的重构

    万明秀;王茶生;黄新仁;

    受到三维场景重建图像特征时间变量差异与特征精度约束要求较高的限制,传统虚拟实验室场景三维重建模型的计算效果与预期效果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三维场景数据误差与计算效率两项指标偏大。为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引入AKAZE算法对其进行三维构建参量的优化,具体实现分为四个步骤,分别为虚拟实验室场景三维重建模型的AKAZE非线性尺度空间特征确定与提取、虚拟实验室加速的非线性扩散三维空间构建、虚拟实验室三维边缘信息融合及虚拟实验室三维场景重建模型输出。通过对模型效果的仿真测试表明,经过AKAZE算法优化后的模型三维构建准确度更高、响应更快、稳定性更好、方法易于实现,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2023年04期 v.28;No.150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KAZE算法的虚拟实验室场景三维模型的重构

    万明秀;王茶生;黄新仁;

    受到三维场景重建图像特征时间变量差异与特征精度约束要求较高的限制,传统虚拟实验室场景三维重建模型的计算效果与预期效果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三维场景数据误差与计算效率两项指标偏大。为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引入AKAZE算法对其进行三维构建参量的优化,具体实现分为四个步骤,分别为虚拟实验室场景三维重建模型的AKAZE非线性尺度空间特征确定与提取、虚拟实验室加速的非线性扩散三维空间构建、虚拟实验室三维边缘信息融合及虚拟实验室三维场景重建模型输出。通过对模型效果的仿真测试表明,经过AKAZE算法优化后的模型三维构建准确度更高、响应更快、稳定性更好、方法易于实现,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2023年04期 v.28;No.150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混合自由空间光通信网络的光学矩阵计算与优化

    徐小琪;

    自由空间光通信网络受到大气中不同湍流影响,传输信号质量较低,由此提出一种混合自由空间光通信网络的光学矩阵计算与优化方法。通过统计大气湍流特征,采用平滑微扰法分析信号经过大气湍流时的偏差;利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以及负指数分布形式,构建混合自由空间光通信网络信道模型;调制光纤光栅折射率,采用光学矩阵将非均匀的光栅划分成小段,通过分段均匀处理,将相邻两段首尾相接,获得整体光纤光栅滤波的传递函数,完成光学矩阵计算与优化。实验证明该方法的通信优化结果与理想结果几乎相同,能够满足现实网络通信需求。

    2023年04期 v.28;No.150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混合自由空间光通信网络的光学矩阵计算与优化

    徐小琪;

    自由空间光通信网络受到大气中不同湍流影响,传输信号质量较低,由此提出一种混合自由空间光通信网络的光学矩阵计算与优化方法。通过统计大气湍流特征,采用平滑微扰法分析信号经过大气湍流时的偏差;利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以及负指数分布形式,构建混合自由空间光通信网络信道模型;调制光纤光栅折射率,采用光学矩阵将非均匀的光栅划分成小段,通过分段均匀处理,将相邻两段首尾相接,获得整体光纤光栅滤波的传递函数,完成光学矩阵计算与优化。实验证明该方法的通信优化结果与理想结果几乎相同,能够满足现实网络通信需求。

    2023年04期 v.28;No.150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剪切间隙对紫铜薄板剪切加工影响的实验和仿真研究

    欧阳兵;李涛涛;王惠琼;李芳;

    对0.5 mm的T2紫铜板进行了剪切加工实验,并采用Deform-2D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了剪切间隙对铜板剪切断面形貌、边缘加工硬化及剪切过程中的剪切力的影响,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结果发现,剪切间隙对剪切断面特征和加工硬化程度有直接影响,在相对间隙为8%时,具有最大的硬度值和最大的加工硬化影响深度;剪切断面形貌特征与加工硬化密切相关,加工硬化最大值出现在剪切带与断裂带的分界处;剪切间隙的变化影响了剪切力,在间隙较大时,加工硬化比较严重,裂纹更容易萌生和扩展,使剪切带高度和最大剪切力减小。

    2023年04期 v.28;No.150 4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剪切间隙对紫铜薄板剪切加工影响的实验和仿真研究

    欧阳兵;李涛涛;王惠琼;李芳;

    对0.5 mm的T2紫铜板进行了剪切加工实验,并采用Deform-2D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了剪切间隙对铜板剪切断面形貌、边缘加工硬化及剪切过程中的剪切力的影响,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结果发现,剪切间隙对剪切断面特征和加工硬化程度有直接影响,在相对间隙为8%时,具有最大的硬度值和最大的加工硬化影响深度;剪切断面形貌特征与加工硬化密切相关,加工硬化最大值出现在剪切带与断裂带的分界处;剪切间隙的变化影响了剪切力,在间隙较大时,加工硬化比较严重,裂纹更容易萌生和扩展,使剪切带高度和最大剪切力减小。

    2023年04期 v.28;No.150 4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环境·生物

  • 负载型Cu-Mn-Ce苯类催化燃烧催化剂的研制及活性研究

    俞梦楠;吴家豪;黄俊;王戈宣;邓呈逊;俞志敏;

    采用浸渍法,以TiO_2、ZrO_2、Al_2O_3为载体负载Cu-Mn-Ce复合氧化物,成功制备Cu-Mn-Ce、Cu-Mn-Ce/TiO_2、Cu-Mn-Ce/ZrO_2、Cu-Mn-Ce/Al_2O_3四种催化剂,探究不同载体催化剂对甲苯气体的催化性能及催化剂稳定性能,并利用XRD、SEM对四种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以TiO_2为载体所制催化剂可使甲苯气体自然降解温度降低约400℃,且其处理效果为所制催化剂中最好。XRD和SEM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利于活性中心的分散。纯Cu-Mn-Ce催化剂通过金属-载体相互作用调控界面电子结构从而具有优良活性,TiO_2的引入更好地保持了其活性并提高了热稳定性。

    2023年04期 v.28;No.150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负载型Cu-Mn-Ce苯类催化燃烧催化剂的研制及活性研究

    俞梦楠;吴家豪;黄俊;王戈宣;邓呈逊;俞志敏;

    采用浸渍法,以TiO_2、ZrO_2、Al_2O_3为载体负载Cu-Mn-Ce复合氧化物,成功制备Cu-Mn-Ce、Cu-Mn-Ce/TiO_2、Cu-Mn-Ce/ZrO_2、Cu-Mn-Ce/Al_2O_3四种催化剂,探究不同载体催化剂对甲苯气体的催化性能及催化剂稳定性能,并利用XRD、SEM对四种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以TiO_2为载体所制催化剂可使甲苯气体自然降解温度降低约400℃,且其处理效果为所制催化剂中最好。XRD和SEM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利于活性中心的分散。纯Cu-Mn-Ce催化剂通过金属-载体相互作用调控界面电子结构从而具有优良活性,TiO_2的引入更好地保持了其活性并提高了热稳定性。

    2023年04期 v.28;No.150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政治·经济·法律

  • 科技创新与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及空间演化——以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为例

    林淑伟;关松立;

    通过对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互动机理分析,构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协同发展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2011—2020年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关系和耦合协调度,并对两大协同发展区的空间演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耦合关系上看,两大协同发展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水平基本呈上升趋势,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两大系统的耦合关系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二者相互交替上升,共同带动经济发展;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可以分为六个阶段,虽然中间有部分年份呈拮抗关系,但总体而言呈协调发展趋势;两大协同发展区应从空间上完善创新链条,走科技创新和区域产业协同的发展道路。研究结果表明,两大协同发展区应当立足新发展阶段,以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2023年04期 v.28;No.150 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科技创新与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及空间演化——以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为例

    林淑伟;关松立;

    通过对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互动机理分析,构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协同发展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2011—2020年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关系和耦合协调度,并对两大协同发展区的空间演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耦合关系上看,两大协同发展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水平基本呈上升趋势,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两大系统的耦合关系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二者相互交替上升,共同带动经济发展;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可以分为六个阶段,虽然中间有部分年份呈拮抗关系,但总体而言呈协调发展趋势;两大协同发展区应从空间上完善创新链条,走科技创新和区域产业协同的发展道路。研究结果表明,两大协同发展区应当立足新发展阶段,以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2023年04期 v.28;No.150 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行政诉讼中的“一行为一诉”规则

    程馨;周博文;

    立案登记制改革后,大量行政争议涌入法院,迫使法官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可以指引行政审判的新规则。“一行为一诉”被视为重要的共识性规则之一,不仅契合行政诉讼“行为之诉”的审理模式,又可以纾解行政审判面临的审理难度高、案多人少的现实困境。但“一行为一诉”规则在具体适用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缺乏相关法律规定致使其合法性受到质疑;适用标准过于严格导致程序空转现象频发;规则例外情形不明,难以适应实践需要;审判理念僵化,违背诉讼经济原则。为了更好地发挥“一行为一诉”规则的功能与作用,应当增加“一行为一诉”相关条款,明确其合法性地位;统一规则适用标准,加强法官的释明与指导;明确规则适用的例外情形,积极回应行政实践;强化争议解决功能,树立一次性解决纠纷的审判理念。

    2023年04期 v.28;No.150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行政诉讼中的“一行为一诉”规则

    程馨;周博文;

    立案登记制改革后,大量行政争议涌入法院,迫使法官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可以指引行政审判的新规则。“一行为一诉”被视为重要的共识性规则之一,不仅契合行政诉讼“行为之诉”的审理模式,又可以纾解行政审判面临的审理难度高、案多人少的现实困境。但“一行为一诉”规则在具体适用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缺乏相关法律规定致使其合法性受到质疑;适用标准过于严格导致程序空转现象频发;规则例外情形不明,难以适应实践需要;审判理念僵化,违背诉讼经济原则。为了更好地发挥“一行为一诉”规则的功能与作用,应当增加“一行为一诉”相关条款,明确其合法性地位;统一规则适用标准,加强法官的释明与指导;明确规则适用的例外情形,积极回应行政实践;强化争议解决功能,树立一次性解决纠纷的审判理念。

    2023年04期 v.28;No.150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文学·语言·文字

  • 《好邻居日记》的身体书写与共同体表征

    李婷婷;

    《好邻居日记》是多丽丝·莱辛创作后期回归现实主义的第一部作品。小说集中展现了不同年龄和不同阶层的女性身体以及老年的病态身体,再现了二十世纪后半叶由于社会的裂变和进步的异化导致的个体间的情感疏离和共同体的日益瓦解等问题,体现了莱辛对后现代社会中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思考。通过对血缘共同体和地缘共同体中的身体书写,莱辛呈现了后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困境,以及其希望构建以深度沟通为核心、以共同价值归属为基础的精神共同体的愿景。

    2023年04期 v.28;No.150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好邻居日记》的身体书写与共同体表征

    李婷婷;

    《好邻居日记》是多丽丝·莱辛创作后期回归现实主义的第一部作品。小说集中展现了不同年龄和不同阶层的女性身体以及老年的病态身体,再现了二十世纪后半叶由于社会的裂变和进步的异化导致的个体间的情感疏离和共同体的日益瓦解等问题,体现了莱辛对后现代社会中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思考。通过对血缘共同体和地缘共同体中的身体书写,莱辛呈现了后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困境,以及其希望构建以深度沟通为核心、以共同价值归属为基础的精神共同体的愿景。

    2023年04期 v.28;No.150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无我”到“有我”——燕梦卿与薛宝钗形象比较

    吕婷;

    《林兰香》与《红楼梦》都是明清小说中的家庭题材作品,燕梦卿与薛宝钗分别是两部作品中重要的女性形象,二者在才貌、性格以及婚姻悲剧方面具有相似性。但是从女性自我意识的角度来看,二者有着极大的不同:燕梦卿无论是为女还是为妇,都是一个甘愿牺牲自我、步步退让的奉献者,即“无我”;而薛宝钗则在不同阶段都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和独立意识,即“有我”。通过文本分析和人物对比,分析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薛宝钗身上所赋予的女性观的进步意义。

    2023年04期 v.28;No.150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无我”到“有我”——燕梦卿与薛宝钗形象比较

    吕婷;

    《林兰香》与《红楼梦》都是明清小说中的家庭题材作品,燕梦卿与薛宝钗分别是两部作品中重要的女性形象,二者在才貌、性格以及婚姻悲剧方面具有相似性。但是从女性自我意识的角度来看,二者有着极大的不同:燕梦卿无论是为女还是为妇,都是一个甘愿牺牲自我、步步退让的奉献者,即“无我”;而薛宝钗则在不同阶段都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和独立意识,即“有我”。通过文本分析和人物对比,分析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薛宝钗身上所赋予的女性观的进步意义。

    2023年04期 v.28;No.150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轼贤良进卷之《进策》综论

    臧菊妍;付兴林;

    苏轼贤良进卷中的《进策》颇具研究价值。《进策》的创作时间大概在苏轼回乡丁母忧期间,即嘉祐二年四月至嘉祐四年九月。在体式结构上,《进策》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树状结构,体现了苏轼的匠心独运。内容上,苏轼的政治思想在《进策》中有完整的展现,其中《策略》是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君主如何治理国家,内部是对君主的自身要求,外部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大致规划;《策别》针对官员、百姓、财力、兵力等方面存在的弊病,提出了较为详细的治理政策;《策断》提出了应对外患的具体战略。苏轼的《进策》构建出一套完整的思维体系,这也成为苏轼政治思想的来源,是苏轼治世思想的基础。

    2023年04期 v.28;No.150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轼贤良进卷之《进策》综论

    臧菊妍;付兴林;

    苏轼贤良进卷中的《进策》颇具研究价值。《进策》的创作时间大概在苏轼回乡丁母忧期间,即嘉祐二年四月至嘉祐四年九月。在体式结构上,《进策》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树状结构,体现了苏轼的匠心独运。内容上,苏轼的政治思想在《进策》中有完整的展现,其中《策略》是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君主如何治理国家,内部是对君主的自身要求,外部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大致规划;《策别》针对官员、百姓、财力、兵力等方面存在的弊病,提出了较为详细的治理政策;《策断》提出了应对外患的具体战略。苏轼的《进策》构建出一套完整的思维体系,这也成为苏轼政治思想的来源,是苏轼治世思想的基础。

    2023年04期 v.28;No.150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社会·文化·艺术

  • 隋唐兵募出现的契机及其行军征镇功能分析

    熊伟;

    隋及唐初府兵军府集中分布于关陇地域,以关陇地域来挟制其他政治地域,形成一种“中心与边缘”的权力支配格局。府兵军事力量配比呈现“内重外轻”的特质,使之无法实现对全国范围普遍有效的控制。兵募的出现有效弥补了府兵在其他政治地域军事功能上的不足。兵募在唐前期远征高丽的大规模战争中,发挥出重要的军事作用。兵募适合外线作战的特点也使之与唐前期边地诸道行军关系密切,因而逐渐取代府兵在边地的行军征镇功能,成为唐前期边地行军的主体兵员。

    2023年04期 v.28;No.150 95-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隋唐兵募出现的契机及其行军征镇功能分析

    熊伟;

    隋及唐初府兵军府集中分布于关陇地域,以关陇地域来挟制其他政治地域,形成一种“中心与边缘”的权力支配格局。府兵军事力量配比呈现“内重外轻”的特质,使之无法实现对全国范围普遍有效的控制。兵募的出现有效弥补了府兵在其他政治地域军事功能上的不足。兵募在唐前期远征高丽的大规模战争中,发挥出重要的军事作用。兵募适合外线作战的特点也使之与唐前期边地诸道行军关系密切,因而逐渐取代府兵在边地的行军征镇功能,成为唐前期边地行军的主体兵员。

    2023年04期 v.28;No.150 95-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系统论视角的校园欺凌透析与治理

    徐伟;

    校园欺凌卷入率高、伤害持久、影响广泛,已成为世界教育的治理难题。聚焦于社会、学校、家庭、群体、个体五个视域的研究结果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基于矛盾的反思,以系统论的思维重新认识校园欺凌问题。基于系统论的视角,建构校园欺凌的系统模型,论述各要素的内在逻辑,提出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基础上的法制思维培育、人文精神熏陶基础上的道德教育、亲密关系提升基础上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群体动力引导下的力量升华、冲突情景化解下的自尊提升五个路径来全面治理校园欺凌。

    2023年04期 v.28;No.150 10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6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系统论视角的校园欺凌透析与治理

    徐伟;

    校园欺凌卷入率高、伤害持久、影响广泛,已成为世界教育的治理难题。聚焦于社会、学校、家庭、群体、个体五个视域的研究结果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基于矛盾的反思,以系统论的思维重新认识校园欺凌问题。基于系统论的视角,建构校园欺凌的系统模型,论述各要素的内在逻辑,提出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基础上的法制思维培育、人文精神熏陶基础上的道德教育、亲密关系提升基础上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群体动力引导下的力量升华、冲突情景化解下的自尊提升五个路径来全面治理校园欺凌。

    2023年04期 v.28;No.150 10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6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高等教育教学

  • 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新余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

    李劲波;刘灏;黄小英;刘磊;

    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地方本科高校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与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探索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以地方本科高校新余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对象,以培养适用于新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构建创新性课程体系、“四阶递进式”混合式教学、“334”分层递进式实践教学、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及产教协同育人等九个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探索构建了“1951”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所构建的“1951”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具有显著的成效。

    2023年04期 v.28;No.150 11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地方本科高校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新余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

    李劲波;刘灏;黄小英;刘磊;

    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地方本科高校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与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探索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以地方本科高校新余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对象,以培养适用于新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构建创新性课程体系、“四阶递进式”混合式教学、“334”分层递进式实践教学、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及产教协同育人等九个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探索构建了“1951”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所构建的“1951”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具有显著的成效。

    2023年04期 v.28;No.150 11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混合式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

    徐志文;谢方;

    高校双语教学作为中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长期面临着缺乏配套合理的教学资源、缺乏优秀双能型教师、学生的专业和外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工作量大且激励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混合式教学理念的提出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契机。基于混合式教学与双语教学客观规律,主张依托教学形式混合、教学方法混合、教学内容混合,构建线上支架式教学、线下交互式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双语教学模式,进而在阐释混合式教学提高高校双语教学效果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用活用好线上线下教学方法、关心关注语言学习环境营造等更为具体的实施路径。

    2023年04期 v.28;No.150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混合式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

    徐志文;谢方;

    高校双语教学作为中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长期面临着缺乏配套合理的教学资源、缺乏优秀双能型教师、学生的专业和外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工作量大且激励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混合式教学理念的提出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契机。基于混合式教学与双语教学客观规律,主张依托教学形式混合、教学方法混合、教学内容混合,构建线上支架式教学、线下交互式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双语教学模式,进而在阐释混合式教学提高高校双语教学效果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用活用好线上线下教学方法、关心关注语言学习环境营造等更为具体的实施路径。

    2023年04期 v.28;No.150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