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学院学报

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

  • 党的二十大报告内蕴的集体主义思想及理论特色

    陈冬;

    中国共产党是饱含人民情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二十大报告蕴含着丰富的集体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深厚的人民情怀在新时代的生动写照,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代表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最大的集体利益,新时代十多年的伟大变革彰显了集体主义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追求,为民造福的本质要求诠释了集体主义的根本立场,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揭示了集体主义教育的中心任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了集体主义的共同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集体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彰显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人民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有机统一,家国情怀与天下情怀的统一。

    2024年04期 v.29;No.156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人民性意蕴

    张超;宋兴平;

    在现代化的征程上,资本主义开启了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现代化,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所引发的经济、政治、精神、社会以及生态等诸种危机向人们表明,这是一种片面的现代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旧文明形态的局限性,创立了崭新的文明形态,人民的公平感、主体感、归属感、安宁感和宜居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提升,人民至上的理念得到了充分彰显。

    2024年04期 v.29;No.156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地方经济文化研究

  • 城市创新效率的南北差异及其空间演化特征研究

    施晓丽;朱卫康;

    选取2001—2021年作为研究时段,以全国287个地级市为基本研究单元,使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出城市创新效率值。采用ArcGIS空间技术进行南北地区城市创新效率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分析,借助变异系数、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测度南北地区城市创新效率的差异来源情况等。结合ESDA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研究南北地区城市创新效率空间集聚特征,旨在为中国优化区域创新战略、构建创新型国家提供研究视角与改进思路。

    2024年04期 v.29;No.156 1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政治·哲学·法律

  • 党建引领农村互助养老的实践创新与内在机制——以新余市“党建+颐养之家”为例

    邹攀;刘慧;

    新余市“党建+颐养之家”利用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实践探索出一种可持续、可推广的互助养老模式,该模式通过需求识别、政治统合、弹性工作和社会动员等机制实现了人群的精准识别、资源的多元供给和制度的逐步完善,从而保障了政策的良性运行。实践证明,该模式通过提供助餐助医助娱养老服务,具有让农村老人就餐就医有保障、精神慰藉有平台、党和政府得民心、社会和村庄安定团结等多方面的价值。

    2024年04期 v.29;No.156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手术机器人医疗事故的刑事归责困境及纾解

    李淑娟;刘晨;

    手术机器人在参与医疗行为的过程中,可能会因其故障造成患者重伤或死亡等医疗事故,进而面临刑事归责问题。在手术机器人引发的医疗事故中,刑事责任承担主体存在争议。同时,因手术机器人中算法黑箱的不透明性,也导致医疗事故的因果关系模糊不清和新旧过失论判断标准的失灵。为应对以上归责困境,应当依据手术机器人的自动化程度来确定刑事主体,将意志归责模式转变为规范归责模式,并合理设定研发者与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

    2024年04期 v.29;No.156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管理

  • 基于R Vine Copula的VaR模型期货市场的风险度量

    陈金图;刘武强;

    按照传统投资组合的观点,投资者通过投资于低相关性的不同资产可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资产与资产之间的关系一般以线性相关性来衡量。然而,不同资产之间的关系并非纯粹的线性相关,现实中不同资产之间具有不同的线性相关,但又往往在同一个时间点发生极端的风险损失。构建基于R Vine Copula的VaR风险度量模型,采用Copula模型获得了不同期货资产收益率的相依结构,测算出不同期货资产之间的尾部相依系数,并计算出这些期货资产之间的联合分布和条件分布,在此基础上对各资产在条件相依结构下的VaR进行估计,最后对这些期货资产的VaR进行Kupiec检验,检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估计风险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024年04期 v.29;No.156 4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6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字经济背景下安徽绿色发展路径分析

    马晓青;

    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来,安徽省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数字化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并以绿色发展理念指导区域内各市、县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可持续发展。然而,当前安徽省制造业在数字经济带动下面临数字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不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绿色发展专业人才紧缺等问题,也对省内自然、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威胁。安徽省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数字技术研发力度,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环境、人才、产业全面升级,多措并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数字安徽”与“美丽安徽”协调一致,闯出一条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协同发展新路子。

    2024年04期 v.29;No.156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学·语言·文字

  • 论莫言小说集《晚熟的人》中“晚熟”的意蕴

    曾海清;王锦涛;

    通过多角度解析莫言的小说集《晚熟的人》中“晚熟”的意蕴,认为它至少包含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渐进的“晚熟”,二是蛰伏的“晚熟”,三是蜕变的“晚熟”,四是智者的“晚熟”,后三种“晚熟”都蕴含着第一种。“晚熟”意蕴也是小说人物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表现形式。

    2024年04期 v.29;No.156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平凡的世界》的听觉叙事探析

    李儒俊;朱尚典;杨超高;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运用了多重感官的叙事手法,使作品的描写对象更加生动形象。小说文本构建了一系列由自然音景、社会音景、无声音景汇集的音景,呈现了偶听、灵听、偷听等多种听觉类型,运用了以声拟声、听声类形的叙事策略,有力地助推了故事情节进程,巧妙地展现了人物心理,成功地揭示了人生哲理。

    2024年04期 v.29;No.156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6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汤显祖早期诗风之“清”——以《红泉逸草》为例

    罗尚荣;吕静静;

    《红泉逸草》是汤显祖最早的一部诗集,收诗76首,诗集整体展现出“清丽”“清虚”的风格特点。汤显祖早期“清”之诗风的形成与其早年受六朝“清”之审美风尚及道教思想影响相关,其诗作内容上对清新自然之山水风光及清虚淡远之空灵仙境的描绘,艺术手法上对清丽意象及色彩字、动词的灵活运用则使得“清”得以展现。汤诗这种“清”的特质打破了当时前后七子一味拟古蹈袭的诗歌风气,在明代诗坛上大放异彩。

    2024年04期 v.29;No.156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翻译美学视域下毛泽东诗词中诗典英译探析——以巴译本和辜译本为例

    王爱珍;

    对比巴恩斯通译本和辜正坤译本毛泽东诗词中诗典的英译,发现巴译和辜译都重构了毛泽东原诗词的文化厚重之美,尤其巴译体现得更丰富;二译都再现了原诗词的哲理深刻之美;辜译在情感丰盈之美方面体现得更突出;二译均对原诗词的艺术之美进行了重构和还原,巴译形美保持得更忠实,辜译音美重构得更显著。巴译和辜译可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024年04期 v.29;No.156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社会·文化·历史

  • 清末江西巡抚对江西教案的处置研究

    连振斌;

    清末江西社会深受教案的冲击,严重地威胁着清政府的统治。为此,江西巡抚围绕调节官、绅、教、民诸阶层关系的目的,采取了设立洋务局、教务公所等机构,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与考核,积极吸纳江西士绅参与等举措,试图以此建立处理教案的有效应对机制。与此同时,江西巡抚转变了对传教士和教民的管理思路,从加强对教民的管理转向以祛除民教词讼案件中教会的影响力为目标,进而实现教案的“内政化”。这些举措对清末时期江西教案的逐渐和缓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导致了官绅的分离,加剧了江西社会的动荡,使清政府在江西的统治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

    2024年04期 v.29;No.156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网络舆情中意见领袖的行为分析

    赖庆梅;钱耐香;

    新媒体时代,网络意见领袖承担着信息传播的中介功能,他们通过对相关事件进行转发转载、对社会热点进行解读,使得信息裂变传播,形成巨大的舆论传播效应。通过对当下热门的新媒体进行分析,发现网络意见领袖既具有引导舆论走向、推动舆论监督的正面作用,也存在传播虚假信息、助推谣言等负面影响。探究网络舆论意见领袖行为失范的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塑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构建舆论生态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2024年04期 v.29;No.156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下载次数:9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中国博物馆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唐璐;温柔;张永忠;

    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6 183座博物馆为研究对象,运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中国博物馆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进一步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博物馆总体空间分布数量呈现东南密集、西北稀疏的非均衡性格局;空间分布类型为显著集聚,高等级博物馆集聚程度更高;博物馆总体空间分布密度呈“多中心,带状扩散”格局,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密度高值核心区,沿十大城市群分布的密度中值与中高值区,不同等级博物馆空间分布密度差异明显;经济、社会、文化和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因子均与博物馆的空间分布有较强的统计关联性,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核心因子,各因子对不同等级博物馆的空间分布影响程度差异较大。

    2024年04期 v.29;No.156 97-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词藻”与“身心”:明代庐陵罗氏家族的举业与儒学

    张少锋;

    明代庐陵罗氏在《尚书》上的家学传承,帮助家族成员在科举上取得巨大成功。与此同时,明代科举取士中出现了所谓的重首场现象,让士子们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制艺之上,儒家历来所强调的修养功夫开始被置于次要位置。这引起了罗氏家族成员的高度警惕,其中以“罗氏三凤”即罗钦顺、罗钦德、罗钦忠为代表,三人在求学时便注重对义理之学的探讨,在科考有所成之后,更是把“治道”奉为首位。庐陵罗氏对“词藻”之学与“身心”之学的选择、反思与实践,对于揭示明代中后期士大夫的思想世界以及儒学家族传承具有较高的价值。

    2024年04期 v.29;No.156 107-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高等教育教学

  •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果评价研究

    蒋曦;

    学习成果及其评价是成果导向教育(OBE)的核心要素。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成果表达没有以学生为主体,表达学习成果的行为动词使用不当,对问题情境创设重视不够,整合性学习成果产出不足,导致学习成果评价流于形式。对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更新评价理念,建立形成性评价;丰富评价体验,回归学生主体地位;确立评价规范,完善过程性评价等策略来实施OBE理念下的学习成果评价,促使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处理现实问题的态度和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4年04期 v.29;No.156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思路和实践探索——以宜春学院为例

    王劭瑾;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大多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的探索,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实践教学有待进一步思考与完善。为了在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中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应当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坚持学生的主体性,适当调整考核评价方式,以家国情怀、人文关怀、法治意识、道德修养四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切入点开展各类实践教学活动,扎实推进实践教学课程思政育人建设,提升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

    2024年04期 v.29;No.156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