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学院学报

政治·哲学·法律

  • 轻罪治理背景下酌定不起诉制度的检视与完善

    郭尔菲;

    酌定不起诉制度是中国审前程序分流的主要载体,具有程序出罪、犯罪预防、人权保障的轻罪治理功能。然而在犯罪结构轻罪化的刑事司法实践中,酌定不起诉制度的适用仍显严苛,适用空间有待拓宽。酌定不起诉效能不彰的原因包括酌定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规范不清、适用程序行政化以及非刑罚处置措施执行不畅。为此,应当明确将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与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宣告刑作为酌定不起诉制度的适用条件,以公共利益为裁量基准,从审查程序、决策程序与考评追责机制层面构建酌定不起诉的司法性程序,健全检察机关作出型、行政机关处理型、被不起诉人承诺型并行的非刑罚处置措施保障体系。

    2025年03期 v.30;No.161 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中民事侵权责任主体的反思

    叶飞;吴涛;

    当前学术界关于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中民事侵权主体的理论探讨倾向于关注相关利益主体,而回避自动驾驶汽车本身的法律主体地位,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存疑。鉴于高自动化及全自动驾驶汽车已具备高度自主性,赋予其法律主体地位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保障人民权益的关键。因此,当高自动化及以上的自动驾驶汽车因自驾系统决策失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时,应将自动驾驶汽车自身视为主要侵权责任主体,而将人类主体(如使用者、生产商及销售商、远程安全员)作为辅助责任主体。在此基础上,构建以自动驾驶汽车为核心、人类主体为补充的递进式二级侵权责任承担机制。

    2025年03期 v.30;No.161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高等教育教学

  • 影视教育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靳依蒙;

    影视教育是以影像、表演艺术等形式为载体,融合审美艺术、影视制作技术和多元文化等多种元素的新型教育。影视教育融入高校课程体系既是对课程内容的有效补充,也是开展美学教育和思政教育的重要形式。当前,影视教育融入高校课程体系中要坚持精准性、启发性、与时俱进的原则,充分地利用影视资源服务于课程建设,提升课程的育人实效。影视教育融入高校课程体系应从梳理影视资源、完善课程融入、开展实践教学及优化评价体系等四个维度着手,达到育人目标。

    2025年03期 v.30;No.161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